项城市区南12.3公里处有个集镇叫永丰,现在是永丰镇政府所在地。据《淮宁府志》载:该地位居南北要道,古时曾在此设驿站,建有店铺,因名百冢铺。
咸同年间,中国南有太平军,占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太平天国,中原有捻军,与太平天国南北呼应,大有灭亡清朝之势。为防捻军,中原很多地方修筑了寨堡。
百冢铺修寨,时间在咸丰十年(1861),由监生王照均、郭绍堂发起,捐出家产,附近百姓纷纷响应,很快,寨修起来了,取名百冢铺寨。因为是大家齐心协力修建的,所以又叫同心寨。到了宣统三年,太平天国、捻军早已烟消云散,土匪又猖獗起来了。为防范土匪,监生郭清盘、从九品王锡锟重修了百冢铺寨,并改名为永丰,取永年丰收之意。不过人们没有忘记百冢铺这个老名称,还经常把永丰叫做柏冢铺、百冢铺、柏冢埠、百冢埠。
永丰原名为什么叫百冢铺、柏冢铺呢?有一种传说,项城古代属陈州,陈州也就是今天的淮阳,古称陈,人祖爷太昊曾在这里建都。太昊手下有很多臣子,死后就葬在从陈到项这一条线上,大概是这里的风水很好吧。据说,有好事者曾具体数过,从淮阳到永丰这个地方,恰好有一百个古冢,于是就把这个地方叫做百冢铺。但这不过是个传说,这一百古冢都在什么地方,根本没有踪迹可寻,以此作为地名的来历,未免有些牵强附会了。
还有一种说法,东汉顺帝时期有叫个应奉的人,字世叔,今南顿上头村人,很有名气,据宋·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载:“柏冢,在县(南顿县)南二十里。古老传云:‘应奉冢,多生柏。’因以为名。”意思是说:这里曾是建安七子之一,东汉末文学家应玚家族的祖坟,多生柏树,姿态优美,风景秀丽,所以叫柏冢。北宋以前,这里是官府传递文书的驿站,建有店铺,因名柏冢铺。“柏冢”出自典籍,有据可查。而“百冢”出自传说,踪迹难寻。所以“柏冢”的说法比较可靠。
要说起应奉这个人,我们还需要先说一说应姓的来历,因为应姓人口虽不多,但名气很大的人却很多。
传说,黄帝时期我国北方有一个强大的部族,叫应龙氏。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时,应龙氏部族帮助黄帝部族打败并擒杀了蚩尤。于是,黄帝就把应龙氏部族封于今山西省长子县慈林镇一带,以氏命名为应城。应龙氏部落中一部分人把“应龙氏”省文简化为“应”氏,这是最早的应姓。
慈林镇处于山口地带,经常发生洪灾。为避水患,应龙氏迁至伏牛山下鲁山县应乡,在滍水(今俗称沙河)中游北岸新建都城,定名为“滍阳”,为应国,把周围的山水定名为应山、应河。叶县、鲁山一带因此被称为“古应乡”。
商朝时代,应国仍是中原地区的古老封国,国君称应侯,在商武丁、帝乙、帝辛三朝的卜辞中,又称“应王”。并且应侯和商王的关系很好,两家不断的往来。1986年发掘应国墓葬,出土一件具有族徽意义的重要文物——鹰形玉佩,墓主人为应国(姬姓)某一代国君。据研究,商朝以鸟为图腾,古应国就以鹰为图腾。不过后来“鹰”字又分化出一个“應”字,“鹰”就专指飞禽,而“應”就作地名或他用。后来平顶山市被称为“鹰城”,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到了商朝末期,商纣王荒淫无道,残暴嗜杀,激起了天下反对。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帅天下诸侯灭商,原来与商朝保持密切关系的应龙氏应国也随之灭亡。应龙氏应国的子民以原国名为姓,为第二支应姓。
为控制为数众多的殷商遗民,周武王把殷墟(今安阳小屯)一带封给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把自己的同母兄弟叔鲜封于管(今河南郑州),叔度封于蔡(今河南汲县北、新乡西北一带。上蔡作为古蔡国是后来重新封的)、叔处封于霍(今山西省霍州),让他们暗中监视武庚禄父,防止武庚禄父造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监”。
同时,周武王又把自己的第四子姬达封于应龙氏应国的土地上,建立姬姓侯爵应国,都城仍在应龙氏应国的都城滍阳(1964没入白龟山水库),目的是既监视武庚又监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商朝属国,管辖范围大致包括如今的襄城、郏县、宝丰、鲁山、叶县和平顶山市区。古人起名以伯、仲、叔、季来定长幼次序,姬达排行老四,所以称为姬叔达或叔达。叔达封到应国后,也称应叔达、应叔、应侯。
武王死后,周公辅佐年仅十三岁的成王姬诵代行王政。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等人认为周公要代替成王做天子,便与武庚禄父勾结起来,又纠合东方五十多个原商朝属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叛乱。周公奉成王之命,用三年时间歼灭了叛军,杀武庚禄父和管叔鲜,流放蔡叔度,废霍叔处为庶人。
在这场叛乱中,应叔达调集应国全国的兵力设下防线,堵住了叛军西进之路,与其进行了殊死战斗。因而得到周王朝的嘉奖,很得周成王信任。
为稳固周王朝的统治,周公奉命营建东都洛邑。东都洛邑建成后,成王、周公大会天下诸侯庆贺,应侯到会。天子会见诸侯,诸侯的位序排列很重要,能显示出一个诸侯的地位。这次排序是应侯、曹叔、伯舅、仲舅,其他不再叙述。曹叔是文王之子、武王同母弟曹叔振铎,是应叔的嫡亲叔叔;伯舅、仲舅是太师姜尚长子齐丁公姜伋和次子,是应叔的嫡亲舅舅,可他们的位次都在应叔后面,可见成王对应叔的尊重和喜爱。
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周天子地位的不断下降,应国的国力衰竭,权力缩小,再加上周围有晋、秦、楚、吴、齐等大国,可谓列强四起。尤其是被称为荆蛮的楚国在南方逐渐强盛起来,自封为王,敢于“问鼎”周王朝,屡屡入侵江淮小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吞并了江淮诸国。这时,应国在强楚狂风暴雨般的进攻下,连史官都来不及记载,就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时间当在楚文王三年至六年(前687—前684)间。
姬姓应国,大约延续了350年。灭国后的应国子孙为纪念故国,就以“应”为姓,形成又一支应姓。而这支源于姬姓的应姓却成为今天应姓繁衍传承的主要流派。
姬姓应国亡国后,有一支子孙迁到了南顿子国故地,以应为姓,繁衍壮大。应奉就属于这一支应姓,其远祖应曜,汉初在淮阳山里隐居。汉高祖派大臣请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为官,商山四皓去了,而应曜坚辞不就,因此有“商山四诰,不如淮阳一老”的说法。应奉曾祖父应顺,字华仲,曾任冀州刺史、河南尹,廉直无私,明达政事。其祖父应叠,曾任江夏太守。其父亲应郴,曾任武陵太守。地位都很显赫。
应奉从小时候记忆力特别强,读书“五行并下”,记事处人,过目不忘。从小到大,凡他经历过的事,都能记忆犹新。二十岁的时候,他为“决曹史”抄录全郡四十二县的罪犯名单报送刑部。回郡以后,太守详细问他所送罪犯情况,总共数千几百人,应奉竟然能将所录罪犯的姓名、罪状、罪行轻重等,一一准确背诵下来,毫无遗漏。
应奉曾经去拜访一个官员,可是那位官员不在家,当时开门的是一位车夫,车夫只把门打开了一条缝,应奉也只看到了那位车夫的半边脸。就是这样,数十年后,再次相见的时候,应奉还是一眼就认出来这位曾经有半面之交的人。因此留下了半面之交的典故。
顺帝时,武陵(今湖南常德市武陵区)蛮詹山的少数民族四千余人造反,地方县令都被他们抓了起来。征伐不下,朝廷只好下诏求才。经公卿朝议,四府推荐,桓帝永兴元年(153),应奉出任武陵郡守。他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了安抚政策,闹事的蛮詹人或降或散,战乱很快平息。地方安静以后,他又大兴学校,全面清除陋政。后因公事被免职。桓帝延熹时(160年左右)武陵的蛮人再次作乱。荆州车骑将军冯绲认为应奉有威恩,蛮人只信服他,便上书请求让应奉与自己一同出征。朝廷任命应奉为从事中郎,赐钱十万。当时朝廷下给应奉的诏书说:“蛮夷叛逆作难,积恶放恣。镬中之鱼,火炽汤尽,当悉焦烂,以刷国耻。朝廷以奉昔守南土,威名播远,故复式序重任。奉之废兴,期在于今。赐奉钱十万。”应奉为冯绲设计了许多方略,军队大获全胜。
战乱平息后,冯绲推荐应奉担任了司隶校尉,这是汉代的高级军职,也是纠举不法官吏的督察官,后来成为京畿地区的高级督察官。应奉在司隶校尉任中不避豪权,敢于纠奸罚罪,以严厉执法著名,受到朝廷表彰,得到百姓拥护。
当时为后宫之事引发的朋党之争很厉害。邓皇后死,桓帝想立田贵人为皇后。应奉认为田贵人出身低微,不宜超登后位,上书谏阻说:“臣闻周纳狄女,襄王出居于郑;汉立飞燕,成帝胤嗣泯绝。母后之重,兴废所因,宜思关雎之所远,五禁之所忌。”帝采纳应奉的建议,立豪门窦氏为皇后,想不到后来引发出了“党锢事件”。应奉认为责在自己,就以有病为由,辞去一切职务,回故乡南顿隐居。隐居期间,他追愍屈原以自伤,著《感骚》三十篇及《汉书后序》。
后来,满朝文武认为应奉很有才干,继续举荐他回朝任职。可就在朝廷准备重新起用他时,刚好他在家乡因病去世,葬于“柏冢埠”,也就是今永丰南边的苹果园所在。
应奉坟冢多植柏树,姿态优美,形式各异,有的挺直劲拔,有的卧地三曲,还有的相互抱拥,风景秀丽,人们遂呼为“柏冢铺”。柏与百同音,后来柏冢铺渐渐演变为百冢铺。也有叫做柏冢埠、百冢埠的,因为此地东二里有九棘沟,西二里有桃花沟,东、北两面距谷河也都十来里地,河、沟之上均有埠口,故名。至于有人说,永丰紧靠长虹运河,河上有桥,才名柏冢埠或百冢埠,这个说法太牵强了,因为长虹运河是1958年开挖的,在这之前就有柏冢埠或百冢埠了。
1964年,时任********的李济川在这里蹲点,为发展林果业,在应奉墓冢周围建起了苹果园。那时正是破四旧的时候,苹果园建起来了,应奉墓冢也被平掉了,柏树也被拔了。但柏冢铺这个名称一直延续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