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姓起源及分布

寸姓是一个较罕见姓氏,很古老的多源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主要分布于云南,天津武清,山西太原,甘肃酒泉,云南景谷、泸水、通海,四川长寿等地均有分布,为汉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德宏地区傣族等姓氏。宋代有寸光孙(富顺人,宝佑进士)。腾冲是最早的寸氏族人聚居地,至今在腾冲和顺古镇,保留着非常完整的寸氏宗祠。

寸姓起源及分布

寸氏原为古爨姓,宋朝以简代繁改为寸氏。

学者凌纯声在《唐朝云南的乌蛮与白蛮考》中认为爨在汉魏六朝之间为一家族的姓氏,到隋唐时期则渐渐蜕变为部落的名称,并且部落有东西爨之分。

学者徐嘉瑞在《大理古代文化史》中认为,在晋宋之际,爨已开始分为东西爨。

从晋咸和八年晋在南中势力崩溃,直至蒙古宪宗五年的九百多年的时期中,东爨区域没有受到外力的控制。爨氏家族统治的西爨地区在爨氏灭亡以后,受到外来力量的影响,原有经济文化遭到了破坏。二十万白蛮被迁到了永昌城,一是澜沧江边,就在今巍山、景东等处。

寸氏始祖寸庆,于明代洪武年间随军由重庆巴县到腾冲戍边,后居阳温墩(今和顺)繁衍生息。

寸氏宗祠建于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9年),是和顺八大宗祠历史最久远的一家。其大门造型中西合璧,三道罗马式圆拱门,每道门有一个三角顶,十分有新意。临门月台上左右两边各树一棵石标杆,每棵杆上有两个石斗。标杆上挂一个石斗表示有族人中了举人,两个斗则是中了进士,寸氏在和顺地区可谓很是人才辈出。

腾越郡在秦汉之际建立,在历史上曾管辖和影响着怒江以西的广大地域。自唐朝起,腾充(冲)、藤(腾)越之称即交替使用。后自明朝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至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的四百零六年间,怒江以西的一个广阔的大行政区域(州、厅、道)一直以腾越命名,其间,民国元年和二年(公元1912~1913年)称腾冲府。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根源将军奋起组建老子军抗战,被誉为“天下之大老”。

1942年,日寇侵入滇西,腾冲成为中国军队夺回的第一个城市,也成为中华民族反攻日寇的号角。在这场艰苦的战斗中,腾冲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最终实现了全歼日寇的伟大胜利。为了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李根源主持修建了国殇墓园、阵亡将士烈士塔和忠烈祠。这座墓园至今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战时期陵园。

为了警示日本,李根源采取了激烈的手段,将6000多具日军遗体以跪姿势掩埋,并在墓前刻下“倭塚”二字,使其永远面对逝去的英魂赔罪。

进入和平年代,日本依旧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等罪行,却对腾冲的“四个日本人”雕像深感不满。多次派代表团交涉,企图撤除“倭塚”和石像,甚至要求将塚内的日军遗体归还。

尽管日本曾提出数以十亿计的投资帮助腾冲脱离贫困,条件是拆除日军石像,但腾冲政府断然拒绝。他们宁愿吃糠咽菜,也决不向这笔金钱低头。他们深刻记得曾经的苦难,不会忘记日寇所犯下的罪孽,这正是腾冲城的骨气,中国人的民族气节。

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