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相传,
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时间长了,
记忆难免有差错。
当文字产生以后,
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关系记录下来,
这就是家谱。
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
以姓氏为“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
来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在中国,
家谱已有约3000年的历史,
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根据历代文献记载
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证,
中国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
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
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
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
而良好家风的形成,
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供奉家谱是尊敬祖先的表现,
中国人对祖先最朴素信仰,
是比其它任何宗教信仰都纯洁的精神信念。
家谱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家族,
更是一个民族。
家谱中的家训,
在教化族人孝敬、和睦、祭祀、亲情、乡情等方面,
有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作用。
在家族概念淡化的今天,
与家族相连的很多观念、
行为规范也发生了变化。
无论怎么变化,
人在社会中都不能没了规矩。
那些贪官污吏就是没了敬畏之心,
才会危害社会,
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国是千万家,
家是最小国。
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
一个家族,
往往在家法族规中
对家谱的收藏、保管
提出了严格要求,
如家谱必须将装进特制木匣(即谱箱),
供于祖龛之上,
或藏于书室之中,
不得随意乱放,
不可亵渎家谱。
家谱在现代人们意识中,
既有纪念祖先的作用,
又有为下代人起名字作为依据。
一个家族的家谱,
必须定期续修。
因为每隔一段时间,
家族中总要新生孩子,
娶进媳妇,
增加人口,
还会逝去老人,
新增坟墓。
定期续修,
把上述种种新的变化反映到家谱上来;
新修的家谱或新请的家谱按规矩是要开光的,
一般是用朱砂和公鸡血,
用针尖蘸着点在家谱上所有的人名上。
这样家谱就可以正式供奉了。
供家谱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准备供品和祭器,
主要有供桌、蜡台、蜡烛、香炉、烧纸等;
供品包括水果、点心、馒头、米饭、饺子等。
一般在腊月二十八就蒸供馒头,
蒸的时候还要在馒头上加上五个大枣,
在供桌两边分别叠放起来,
一堆五个,
下面三个,
上面对叠两个。
供米饭要将煮好的大米饭,
装到玻璃杯子里压实,
倒在碗里,形成一个规规矩矩的圆柱状,
也是五碗,
再摆上五双筷子,
五个倒满酒的小酒杯,
五大碗菜
有鱼有肉,荤素搭配,色彩艳丽;
摆鱼,寓意年年有余,
配有生菜,年年生财,
依次摆放。
盛以高碗,
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一般是在大年三十早上,
太阳还没出来时,
就摆(挂)上家谱和祭品。
在天黑的时候提着灯笼去十字路口接年,
请祖先回家过年。
在路口烧纸,
念叨祖先回家过年,
磕头礼毕,
提灯回家,
路上不许回头;
如果回头,
就说明祖先还都没有回来,
你在张望。
回到家门里,
要用个棍子横住门口,
这个棍子是给祖先拴马用的马桩。
将房门打开,
烧几张纸请到屋里,
来到家谱前,
点燃蜡烛,
点上香火,
拜上三拜。
从这时开始你就要早晚给祖先磕头,
定时上香,
每顿吃饺子,
都要给供桌上先放上两个,
以表示尊敬。
到大年初三晚上,
就要送年了,
把所有供品撤掉,
收好家谱,
放好备用。
在撤掉放家谱的位置中间贴上大福字,
两边贴上对联。
一般对联都是这样写的:
“俎豆千秋永,本支百世长”;
“敬祖先长命富贵,孝父母金玉满堂”
横批:俎豆千秋,本支百世,永言孝思
一直到正月十四,
再把家谱供上,
再去请祖先,
到正月十六再送祖先。
在煮元宵的时候,
也一定要给祖先敬上。
各地祭祖形式或有不同,
但多半都是除夕夜悬影,
上元夜撤供,
亲朋至近的,
拜年时也要先叩谒祖先堂,
表示慎终追远之意。
按照这样的规矩,
在春节和元宵节供奉家谱。
结束这一祭祀过程后,
把家谱收起来,
等明年再供。
谱箱不准挪作它用,
家谱不得鼠蚀虫蛀、污损油浸、
不能腐败霉烂、遗失散落、
不得私自誊录或借给外姓人观看;
违者,依家法处罚。
如果领谱人敢于瞒众觅利、
鬻谱卖宗、出卖家谱者,
则视为不孝,从重惩治。
供奉家谱,
既是中华民族的民俗传统,
更是一种道德文化,
作为华夏子孙,
我们有必要将这种纪念祖先的方式,
代代相传!
当然,
新时代新科技,
传统做法可能有些已经不可取,
但是,
尊道敬祖的精神不能丢。
我们中国之所以是礼仪之邦,
就是因为有规矩,
人所以为人,
就是懂规矩守规矩,
不像其它族类那样“自由”。
“自由”就是人类的天敌。
最近的肺炎和之前的非典证明,
坏了规矩,
没有了敬畏之心,
少数人的饮食“自由”,
害惨了多少人!
如果国家再不从战略角度规范少数人的另类行为,
像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就会无休止地发生,
还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
“不食不时”
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关注火星阁,注册数字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