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显、故、考、妣”,墓碑上的这几个字,后辈可别搞错

西方人总说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我们反而是有一种更加坚固的信仰,这种信仰更加理性和务实,没有任何超越自然的奢求。

这种信仰就是:祖先崇拜。上到三皇五帝,下到自己家里面过去的老人,我们认为去世的祖先他们是有灵魂存在的,而且,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他们虽然不是神灵,可是却比神灵更加的亲切有用。

西方世界的兴盛,让个体的平等自由成了似乎是天经地义。强调“个体”有着其合理性,但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

当一个社会的供应不够充足的时候,面对极其复杂的自然环境的时候,个体的人类是很难生存的,人类社会只能以整体的方式延续。

尽管现代生活中,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被凸显出来,展现个性,让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价值得到尊重,但是,现代社会分工更细,个体更加难以独立生存。

当前的疫情,在英国群体免疫和中国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比中,人们也开始反思过度强调“个体”的自由民主与中国“家国天下”的组织架构之间的优缺对比。

儒家思想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通过生生不息、世代相连来表达生命的不朽,很显然的符合宇宙进化的规律。中国人对整个生命的理解,不仅局限在作为个体的一生,还会通过世代延续的方式,对生存产生希望。这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性的情感,而是这样一种文明,将孩子当作生命的未来、生命的延展的一种文明。

风雷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表达的就是,除了烧香拜佛、信上帝,中国人最该信仰的就是父母和先祖。

那个挖坟书记终究还是进了监狱,所以,丧事可以简办,对先祖的尊重和信仰绝对不能忘。

“先、显、故、考、妣”,墓碑上的这几个字,后辈可别搞错

当然,墓碑上刻着的那些字的特殊的含义更不能搞错了。“先、显、故、考、妣”这五个字,都是有讲究的。

首先,这些词的主体是考与妣,它的就是指人的父亲,还有母亲。不是有一个成语吗?叫做如丧考妣,就是形容人很伤心,就好像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一样。

《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我们看这个考字的字形跟老其实很像,老其实就是一个象形字,最早的字形就像是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而妣的字形上,你看一边是女字旁,在墓碑上通常就是父亲在左,母亲在右。

“先、显、故”是在考妣之前的修饰词,特别是先跟显比较常用。

“先”还有一种逝者已成为先祖,人已逝去,留代后人追思的一种意思。

“显”除了已经的意思,其实他还有一点显赫的意思,表达着一种就是先人德行很优越,声明远播。

“故”就是一种比较含蓄的,就是亡故的说法。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区分应用呢?

伴侣双方一方如果还建在就用“先”这个字,如果说双方都过去了,才可以称为显。

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