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这一话题再次引发热议,可见如何让广大农民“老有所养”,确实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首发:5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评论·融媒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张典标
5月21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学坤的提案“推行农民退休制度”引发热议。王学坤建议推行农民退休制度,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的成果。
早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亚忠就曾呼吁建立农民退休制度。今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这一话题再次引发热议,可见如何让广大农民“老有所养”,确实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长期以来,年轻人大量外流,农村留守老人越来越多,再加上农村养老机构较少,他们的生计、日常照料和情感慰藉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因为担心“老无所依”,不少六七十岁的农民仍在四处找活干。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农民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农民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更体面的晚年生活,是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不过,也有一些声音认为,推行农民退休制度没必要。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认为,退休制度是建立在职业化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国家的农业制度包括国有农场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农场职工具有职业化特征,但广大农民基本上都是自耕农,不完全是职业农民。大多数农民都是半工半耕,且农民已经有多元的社会保障。他认为,可以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但设立农民退休制度完全没必要。
无论争论结果如何,这个话题引起热议,正说明农民“老有所养”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创业,既能在家门口施展拳脚,又能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农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0.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逐渐缩小,但距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均衡化仍有差距,需要不断砥砺奋斗。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期待农民“老有所养”难题能得到更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