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很多人都将奇门遁甲和易经当成秘术或玄幻来看,要么迷信,要么不信。
不懂的人,因为不懂而排斥;懂的人,又因为别人不理解,要么倚重求财,要么独守技艺。
其实,易经和奇门遁甲的科学性是显而易见且不容置疑的。
风雷这里举一个例子,就能让大家理解。
咱们大家都知道了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都知道十五月儿圆。可是有多少人能够很清楚的分辨上弦月和下弦月在每天每个时辰呈现出的月相呢?
任意挑出一张月相图,你能准确判断是哪一天吗?能判断是哪一时刻吗?
如果给你提供出全部月相图,让你对照,我相信很多人都能找出来,而且能够推算之前之后多少天之内的月相,甚至更远时间的月相,而且还不会出错。
为什么单独给你,你判断不出来呢?
因为你脑子里没有整体月相图的数据。
这其实就跟小孩玩的拼图游戏是一个道理。要先有整张图做依据,然后你才能准确地把局部连接起来。
就像今天热炒的大数据一样,你有了一个人全年的活动规律,就可以判断某一天他可能会做什么事。这只是一种可能,不是绝对,所以只能叫做预测。
周易预测也是这个道理。这不只是根据一个人,个人的因素来判断。还要再加上其它因素,比如社会关系,比如天体运行。奇门遁甲总结了五个要素:天时、地利、人和、神助和格局。
我们现在讲和谐社会,其实天体运行也从来都是和谐的,均衡的。就像秤杆和秤砣,这一端放上了重物,秤砣必须摆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平衡。
我国古人早就发现并运用阴阳五行来模拟这种动态的均衡,这就是河图、洛书,并抽象出来八卦和九宫格,创造了一年4320个局。4320个局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风后简化成1080局,姜子牙简化到72局,直到张良简化成阴阳十八局。这是往简的方向,往广大的推还有元、会、运、世。邵雍的皇极经世,列出了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的变化,我们日常说“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已经是小意思了。由此可知刘伯温的烧饼歌和李淳风的推背图自然有它流传的道理。
只是,智商和算力不够的人,学不了奇门遁甲。历史上几百年才出一个大家,那都是顶级智商。我们今天学习应该有敬畏之心和谦恭的态度。
风雷这里听说过有一个小故事,真人真事。我母亲姓孟,在我小的时候经常提起娘家一个名叫孟昭轩(根据拼音写出来的,字不一定对上)的人,据说是清末的秀才,是个出了名的能人,很会算。据母亲说,在“人民公社”之前,孟昭轩曾算过一卦,跟人说最近可能要刮大风。别人问他,多大风,他说卦象上看“大的很”,石磙磨盘都能刮起来。当时,大家都当成笑话,说我们这儿(豫东平原)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风,人老几辈都没听说过有什么风能把石磙磨盘刮起来的,龙卷风也没这么厉害。1958年中央下达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实行供给制与工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各家各户集中生产工具,石磙磨盘都被收集起来。人们这时候突然明白,原来“刮五风”比现在的台风厉害多了!孟昭轩后来就更出名了。
后来,风雷发现村里只要是考上秀才的人,人品一般都不差,而且都很聪明,还会算卦。古代有个说法,叫“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秀才不出门,懂得天下文”。
从前的秀才和先生,是最受尊重的,因为他们懂得多,能帮大家解决很多问题。现在有人说,读完高中就相当于秀才,风雷很不认同。再说博士,本意是博学之士,现在只是退化成了一个称号。你顶多只能算某个领域的专家而已,欠缺了其它很多知识,易经你都没学过,怎么能算得上博学呢?
风雷在学画的时候,老师一直强调要整体观察、整体入手。做学问也是这个道理。
易经之所以是五经之首,是因为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培养三观的开始。子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译出来的真实意思就是:《周易》的操作,不是分裂阴阳五行去孤立的认识和判断,要有全息的概念去综合运用。天道、地道、人道,简单理解可以说就是三观。天道是宇宙观,地道是世界观,人道是人生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的一切行为,要放到大环境中去理解。跟大自然中其它万事万物的行为法则一样。上到日月星辰,下到羊羔跪乳,都是人类学习的榜样。从“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都是以自然之理融入人文生活。
现代科学细分了的不同学科,就像瞎子摸象,细分的学科研究的都是局部道理。细分的领域,可以说更精确,也可以说是很片面。如果有整体的概念,肯定能找到吻合的部分,反之,用现代细分的学科尺度去测量整体,肯定会得到一个不准确的的结果。比如,你摸到大象的尾巴像绳子,你能说其它不像绳子的部位就不是大象吗?
所以,你认为它科学,它就有科学道理;你认为它不科学,它也有它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不科学的道理未必不是真理。
《风雷学八卦》直播课堂和教材已经出来,有需要的请联系我们 18611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