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座右铭而不叫座左铭?

风雷的反射弧比较长,常常说或者听人说座右铭,却从来没问过什么是座右铭?

年近半百才突然反应过来,到底什么是座右铭?它为什么不叫座左铭?

右就是右边的意思。鲁迅曾经因为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就随手在座位右上角刻了一个“早”字。

风雷不求甚解想当然地认为,几千年来挨批的学生肯定不止鲁迅一个,别人刻的可能不止一个字,也可能是一句话。那些话就是座右铭了!

也就是最近心血来潮,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座右铭最初并不是刻在座位右边的铭文。

原来,古代有一种歌器的酒具。这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

这种歌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歌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歌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齐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庙堂时也没忘记将此器皿放人庙堂之中供人祭祖。

有一次,孔子率弟子朝拜齐桓公庙堂,见到这种器皿,不知是何物,便问庙中看管香火的人,方知是歌器。孔子知道了歌器的来历,便给弟子讲述当年齐桓公置歌器于座右警戒自己的故事,并教育弟子,读书学习也是这样,骄傲自满必然会招来损失。

孔子回去之后,也请人做了一个,放在座右警戒自己。

可能是后来这种歌器失传了,也可能是后人感到用文字更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改用铭文代替歌器放在座右了。

这使成了名符其实的警戒鞭策自己的座右铭了。

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