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个常识,就是当小辈看到年纪稍长的男长辈,一般都会尊称其为叔,或者叫做爷,而几乎没有一个叫舅,或者叫舅爷的。
那么,为何不能称呼陌生长辈为“舅”呢?
首先,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是很严重的,女性可以说是一点地位都没有。
最简单地在过去,男人除了有名还有字,甚至一些名人雅士还有号,而女子除了一些大户人家的女子,基本上是没有名字的,而只能叫做王氏,贾氏,刘氏......等等代称。
既然连名字都“省略”了,那跟女性有关的血缘关系被置于了男性之后,甚至逐渐被忽略淡忘,便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于是乎,代表男性这方的亲戚,什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自然就凌驾在了女方亲戚外婆外公,大舅小舅之上。
这也就是为什么出门在外碰到陌生长辈,不是爷奶就是叔伯,而不叫外婆外公,大舅小舅的最客观的原因之一。
再一个原因,因为舅舅是母亲这方的依靠,但凡家里遇到什么大事,比如分家闹离之类的,女方第一个想到的必然会是舅舅,而舅舅也会义无反顾地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坚定的站在女方这边,如此一来,父亲往往都是对舅舅怀有敌意的。
第三个原因,甲叫乙舅舅,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如果乙真的有一个姐姐或者妹妹的话,那么甲的爸爸岂不是就成了乙姐姐或者妹妹的新郎官?
要知道这在过去可是个忌讳,特别是待字闺中,还没有出嫁的黄花大闺女,往往把自己的名声看得比生命都重要,被这么一叫,名声可就毁了,为证清白这姐姐或者妹妹只能去轻生。
所以在古代,舅舅不是可以随便乱叫的,不但会让别人误会,还会因此造成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
其实现在也是一样,虽然姐姐妹妹没那么“脆弱”,但总归还是会让人产生误会的。
因为上述原因,很多地方都把“小舅子”当作骂人的话。
所以,为了社会的和谐,最好还是别叫"舅"了吧!
微信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