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据说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到今天,元宵节习俗已经演变成以观灯、续香火、庆团圆的喜庆场面。传说作为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许什么愿都特别灵。
破镜重圆的故事就发生在元宵节。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妹妹乐昌公主,嫁与太子舍人徐德言为妻,婚后,两人夫唱妇随,恩爱无比。
可是,当时隋军压境,南陈灭亡已成不争之实。为了怕战乱夫妻离散,日后不好相认,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约定,打破一面铜镜,各拿一半,作为以后相认的凭证。那时通讯不发达,也没个手机、电话、网络什么的,一旦离散,人海茫茫,重逢的几率几乎为零。两人约定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卖镜于街市,两镜合二为一之时,必是两人重逢之日。
兵荒马乱之中,徐德言被隋兵赶出城外,颠沛流离,受尽战乱之苦;乐昌公主则被隋文帝送给功臣杨素做了小妾,杨素早闻乐昌公主的美貌与才情,对其宠爱有加,单独营造了一所宅院,专人侍奉。乐昌公主却终日郁郁寡欢。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乐昌公主就派老仆拿着那半面铜镜,在闹市上叫卖,价格之高,路人无人敢问。
第三年元宵节,徐德言辗转来到长安,听到有人高价卖半面铜镜,顿时欣喜若狂,急忙穿过人群,来到老者面前,一见那半面铜镜,眼泪就落了下来,见镜如见人,仿佛乐昌公主就在眼前。他急忙掏尽身上所有钱财,高价买下铜镜,拿出身上铜镜,果然合二为一。徐德言涕泪滂沱中,写下了“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的诗句,向老者讲述破镜故事并请求老者转告公主。
杨素知情后,被两人爱情感动,决定成人之美,让两人团聚回归故里。
元宵节因破镜重圆这一美好的爱情变得生动起来,有了具体明确的团圆寓意,杨素作为谦谦君子的形象,不因己之爱而夺人之爱,也随着破镜重圆的故事流传在人们的心中千年传唱。
微信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