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七不出,八不归”是什么意思?

又到春运潮,大家忙着抢车票,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日子的票紧,有些日子票没那么紧。为啥呢?

俗话说“七不出,八不归”,大家都以为说的是: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更有人连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都算了进去。也有人批评说这是封建迷信,是老祖宗流下的害人的糟粕。

另一个是说谐音“七不出”等于“妻不出”,暗指不要妻子出轨的事发生,也是期望家庭和睦。“八不回”谐音“扒补回”,意思是不要犯事,进牢房。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对。“七不出,八不归“,这确实是老祖宗传下的教育人的话,但是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

七不出: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

开门七件事

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

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当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

八不归: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

 七不出,八不归

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每一句流传下来的老话都有其深刻含义,切不可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而一棒打死。更不能妄自菲薄,忘了老祖宗的教训!

微信打赏

    A+
发布日期:2015-12-10  所属分类:民间传说
标签:七不出,八不归,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