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喜欢的神祇,是财神。
财神有许多尊,
最著名的除了关公,
要属赵公明。
民间传说赵公明是五路财神之首,
唯一一位正财神,
历代受的供奉香火最盛。
你可能不知道,
赵公明原来却是和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一样,
是个瘟神!!!
在魏晋时代,
干宝有本讲鬼故事的名著《搜神记》,
其中有个故事:
散骑侍郎王佑病重,
有一客人探望,
自称是赵公明的参佐,
邀请他加入。
王佑知道他们是鬼,
苦苦哀求,
客人见他可怜,
就叫来几百个鬼,
跟着王家祈祷的鼓声起舞,
王佑的病果然因此痊愈。
后来王佑找到一本妖书,
上面赫然写着:
“天帝以三将军赵公明、钟士季,各督鬼下取人。”
这个记载很有意思。
它告诉我们,
赵公明最初的职务不是财神,
而是管鬼的将军。
这位将军不光统率着鬼兵鬼吏,
还可以派鬼去阳间拿人,
把将死之人带走,
以充实自己的幕帐。
那么他们督鬼取人,
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西晋末年的道家典籍《太上洞渊神咒经》给出了答案:
“又有刘元达、张元伯、赵公明、李公仲、史文业、钟仕季、少都符,各将五伤鬼精二十五万人,行瘟疫病。”
这里不仅列举了赵公明其他几位同事的名字,
而且点明了他们的正职:
瘟疫之神——也就是瘟神。
唐宋之间,
瘟疫机构发生了一些改变,
人员精简,
由七位瘟神变成了五位,
赵公明仍然还在。
不过组织机构也发生了微调,
按业务科室来分了。
赵公明被赏赐白袍成了“西方白瘟鬼,金之精,领万鬼行注气之病”。
到了元代,
分工更细了,
赵公明的职务成了到人间释放痢疾病的专员
专管让人拉肚子,
这大概是赵公明职场最黑暗的低谷吧?
不过,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
赵公明的命运开始触底反弹。
也许是利用职务之便,
坑蒙拐骗积攒了钱,
也可能是在官场混的久了,
学会了行贿受贿那一套。
反正后来,
道教将他提升到了与灵官马元帅、关羽、温琼合为四大天将,
统领八元猛将,六毒大神,还有五方雷神、五方猖兵、二十八将等。
就是说,这个五部之鬼在瘟部供职了一千多年,终于转正了。
赵公明当上了玄坛大将,总算是脱离瘟神职业。
职务上去了,还需要一个体面的身世。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开始给他洗白:
"赵公明,终南山人,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面如黑炭,胡须四张。跨黑虎,授正一玄坛元帅。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剪疟,祛病禳灾。如遇讼冤伸抑,能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宜利合和,无不如意"。
从此之后,赵公明逐渐交卸了瘟神的工作,开始接掌财神。
而祭祀玄坛财神的庙宇,也纷纷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明初有一位文人,叫王琎。
他是山东日照人,博通经史,写了本《琅琊金石辑注》。
在书里,王琎把前代关于赵公明的传说糅到了一起,归属到了自己家乡:
上古有十个太阳,后羿射下来九个,其中一个落在琅琊,化为人形,就是赵公明。
他修道峨眉山,商周之际出山助纣王,被姜子牙所杀,后来封神为玄坛真君,
辖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专司人间迎祥纳福之责。
这个故事不光奠定了赵公明的财神身份,
而且原创了他之前参与商周之争的传奇经历。
这段经历,后来被中国古典名著《封神演义》原封不动地抄入书里。
《封神演义》是神魔小说,最受老百姓们喜爱,
所以传播广度要远远大于此前所有关于赵公明的书籍,
在民间影响力非常大。
此书一经推出,对财神赵公明的崇拜影响日深,扩展到整个中国,
终于,
赵公明从一个人见人厌的瘟神变成了人见人爱的财神,
绵延到了今天。
微信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