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流言四起,现在在农村流行这一句农村俗语:“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
主要的意思是说农村人如果住了高楼大厦,过着幸福甜蜜的好日子就像到了头一样,剩下的就是苦日子了。
这样说有道理吗?
农村农民,不种地,搬城市楼房住,电费,水费,物业费,冬天暧气费,可以说上一次侧所,不花钱都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一家人都上班挣钱,可能家里开销还能缓解,要是象在农村一样,四五囗人就靠一人打工挣钱,根本难生活。这样的话确实有道理。
一、农村人住了楼,往往要面临着债务或者贷款,生活压力陡然增大。
农村人在城市买楼房,可能是因为做生意赚钱了,想改变一下家庭居住环境和条件。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经济实力,而是为了儿子能娶上媳妇,才不得已买的楼。
在农村,由于男女比例失调,农村小伙子娶妻难现象特别突出。而且好多农村的女孩子出嫁,讲究要“一动不动”。“一动”就是要男方买汽车;“不动”就是要男方在城市买楼房。
现在全国楼市的价格都普遍偏高。就是一般的县城,楼房的价格也在每平米七、八千左右。这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就要七、八十万块钱。这对于农民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
一般农民家庭,单靠种地根本没有多少盈余,主要还是出外打工的收入。但是农民朋友们常年在外打工,一年下来最多也就挣五、六万块钱,就是10年不吃不喝也攒不够一套房子的钱。何况平时还有一家人吃穿用度的消费呢!但是为了儿子能娶上媳妇,好多人家砸锅卖铁也得把楼房买上。于是他们把不多的积蓄全部拿出来,还要东挪西借,才能凑齐首付,好多人还办理了商业贷款。
要想住进楼房,还要装修,买家具、家电等。接下来还要交物业费、电梯费、公摊电费等各种费用。
背负着如此重的经济压力,农民朋友们就是住上了楼,生活肯定捉襟见肘,可不就是一时半会儿没有好日子了吗?
二、农村人住了楼,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或者小生意,日子会更加艰难。
农民朋友们虽然种地没有多少收入,但是他们种的粮食、蔬菜,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起码这些不用掏钱去买,就可以维持日常生活。
但是到了城里就不一样了。在城市,一天不花钱,日子也难以为继。吃喝拉撒都需要钱,没钱真是寸步难行。
而且,有的农民朋友们在地里种了一些经济作物,比如北方有些地方,种植苗木、花卉等,一年下来也有不少的收入。如果住到城里,照管这些都不方便,只好把土地承包出去,这部分收入就微乎其微了。
而且,有的农民朋友们可能在村头开个小卖部,或者修理店之类,甚至有的赶集出售自己家的农副产品,都可以换点钱。住进楼房以后,这些原来可以贴补家用的小生意,可能就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农民进城后,开源的种种措施都较难开展,所以说日子相对来说更加艰难。
三、农村人住了楼,会有“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的伤感。
农村人住进城里的楼房,原来农村这些较为笨重的家具、农具等,根本派不上用场了,于是不得不送人或者扔掉。
而且,原来农民朋友们自己家养的鸡,下的蛋可以供给一家人吃。自己家养的猪、羊等,也可以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杀了吃肉。如果搬到城里的话,这些家禽、家畜都要处理掉。这些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损失。
再者,在农村,大家可以互相串串门,或者凑在街头巷尾,说说家长里短。邻里之间有个大事小情,也好有个帮衬。但是农民朋友们进城住以后,谁也不认识,感觉就像一棵生长了多年的老树被连根拔起一样,没着没落的。
离开了熟悉的院落,以及熟悉的乡里乡亲,他们心里肯定是有些失落的。
四、农村人住了楼,不熟悉城市生活,感觉与城市格格不入。
原来在农村生活多年,一下子搬到城里住楼房,好像生活习惯上也很难适应。
穿着上:以前在农村,穿着随便,哪怕破破烂烂也没人笑话。因为天天去地里干活儿,大家穿戴都差不多。进了城以后,出门就得衣着整洁,否则会让人笑话。
进城以后,吃的所有东西都要去买,天天得去菜市场。不像在农村时,自家院子里就种着茄子、黄瓜、豆角等,想吃什么摘下来,从采摘到上桌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
城市的楼房一般最多三室,而且有的还是一个厕所。一家三代人居住,十分不方便。倒不如住农村的平房,宽敞大院,男女厕所分着,也没有儿媳妇在洗澡,老公公急着上厕所的尴尬。
在城市,车多人多。人们上街,还要走斑马线,看红绿灯。否则会十分危险。倒不如在农村时,走在小街小巷上面,没有车水马龙,心里更踏实。
综上所述,说“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确实是比较有道理的。因为住了楼,农民以后要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有经济压力;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等,可能就要转包给别人,收入锐减;他们离开一个熟悉的地方,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心理上也很不适应;他们对于城市的生活方式,也有许多的介怀。
但是,楼房不只是城里人的专利,在农村住楼房的人现在越来越多了,特别农村盖的二层小洋楼,城市里的人叫别墅,也成了农村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福利了。因为在城市里的别墅是非常的昂贵,而在农村盖小别墅那就比较便宜了,至少地皮不要钱。我国正在推行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大部分的模式,就像城里的社区一样,建设的那么漂亮,那么干净卫生,基本上也都是楼房的建筑。农村的农民的的确确也住上了楼了,现在已经不稀奇了,但是农民的日子却变得越来越好了,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农民的环境卫生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一天一个样,可以说现在农民的日子是更上一层楼。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许将来,穷人只能挤在城市,富人才住得起农村。
微信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