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杜康是酒圣,他的名字也被后世拿来代替酒。如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到了今天,杜康更是一种酒的商标。但是,几十年来,在河南汝阳、陕西白水之间一直有一场没有结果的口水仗在持续,那就是关于到底谁是正宗杜康之争。其实现在的杜康酒,跟历史上的杜康酒完全是两回事,现在的杜康酒只是一种商标而已。
根据《说文解字》记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左传》也记载,这个杜康是大禹的后代,大禹建立夏朝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启,启死后又传给额日子太康,但太康吃喝玩乐骄淫奢靡,被后裔夺了王位,后裔王位来历来路不正,于是扶植了太康的弟弟仲康当傀儡,这就是杜康的爷爷。
仲康死,立儿子姒相为王,就是杜康的老爹。但是姒相很快被追杀,其妻逃到了虞国(有虞氏)生下遗腹子取名姒少康,也就是杜康。
杜康酿酒,是在虞国当庖正时的事。后来,他在一些部落力量的帮助下,杀回去夺回了王位,恢复夏朝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杜康的身份分析完了,关于他酿酒的地点也基本清楚了,在虞国。虞国,也就是今天河南商丘虞城县。新中国成立初,提出了“复兴杜康、为国争光”的口号,河南1975年建立了汝阳杜康酒厂,陕西1976年建立了白水杜康酒厂。
不过,杜康秫酒只是高粱酒。
根据古籍《战国策》记载,还有一个更早的故事:仪狄发明酒。仪狄的身世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应该是大禹的手下。因为大禹治水很辛苦,所以仪狄造出酒,慰劳大禹。还有一种说法仪狄是大禹的女儿。有些古籍中也记载,说黄帝、尧、舜都是酒量很大的君王。这样的话,酒就应该是在比仪狄或杜康更早的时候就出现了。于是有人推测,酒是在新石器时代产生的。
这种推论基本被当代的考古发掘所证明——确实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有发现酿酒的器具和曾经酿酒的痕迹。其中,挖掘酒器最多、最完整的是安徽蒙城县尉迟寺考古发掘现场。如果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酒具,那么酿酒的时间是不是可能还要再往前提前很多年?
酒最早是谁最先酿造的?
在中西方各个文化地带,差不多都出现过“猿猴造酒”的推论。这种说法或许更接近历史真相。从宏观视野来看,酒很大程度应该是大自然的杰作,猿猴不过是这一杰作的最初体验者,给了人类某种启示而已。
酒本来就是自然发酵的产物。在远古时期,地球还没有面临过度开发的问题,到处都是高大的树木,野果很多,当成熟到一定程度后自然掉落下来,进入发酵的过程。就像我们现在,如果在家里放上一筐水果,时间长了不吃,等到烂了以后,慢慢就会散发出酒味来。
猴子真的能有意识地造酒吗?会使用工具和会创造一种技术还是有本质差别的。所谓“猿猴造酒”,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的活动,而很可能是猴子引领人发现了这种现象。猿猴一般是以水果为食物的,有时食物短缺,哪怕掉在地上的腐烂水果它们也要吃。当他们吃了这种发酵的、已经含有酒精的水果,呈现醉态,当人们看到这一幕时,或者人出于饥荒的特殊情况,也要去吃烂掉的水果时,会感到和猴子一样走路晃晃悠悠,脸变红,人变得很兴奋——酒就这样慢慢被人类探索出来了。
猿猴造酒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应该成立的。
酒出现的历史,目前已经被人们推算的非常遥远了。要想考察出酒的确切起源,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来证明。一小杯酒,浓缩的历史文化如此悠久而醇厚,让人回味无穷。用一句《水浒传》里快活林大酒店的对联概括,那便是: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微信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