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一提起寺庙总是跟和尚联系在一起,其实古代中国的寺庙跟佛教一点关系都没有。最初,寺是指宫廷侍卫人员的官署,比如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
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鸿胪寺改建,取名'白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
庙直到现在也不是佛教专属,而是祭祀祖宗的地方,'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不过,当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蜕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曰鬼',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
火王爷庙既有祭祀祖宗的意思,也有也有神社的功能。
火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从学会用火开始人类就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日子。
一般都认为,人类文明是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开始,所以把燧人氏尊为三皇之一的天皇,也称燧皇。
事实上,在燧人氏人工取火之前,人类已经掌握了使用天然火。
那个时候,掌握了火就等于掌握一切。
所以,当时能够掌握火的人就被人们尊为火王爷,或者叫火皇。也可以说是女娲之后的人祖。
因此,火王爷庙里是没有和尚的。因为,这个庙跟佛教一点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