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放风筝

清明时节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一项重要民间习俗,人们在踏青游玩、放飞风筝的过程中享受美好的春日时光。风筝不仅是一项运动的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很多地方的风筝制作技艺均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诗曰: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明时节放风筝

中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关于风筝的起源,明代陈沂在《询刍录·风筝》中这样写道: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

现在,世界一致公认风筝起源于中国。

那么,你知道放风筝的寓意吗?

它最主要的寓意是“放晦气”。人们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放上天去,又故意剪断牵线让风筝飞走,认为这样就可以放走“晦气”交上好运,达到“消灾法难”的目的。

由于放风筝是放晦气,因而在放风筝时不管风筝如何玲珑好看,最后都必须剪断牵线,让它飞走。同时,放风筝也有避讳,就是人家放掉的风筝不能拾来重放,否则会染上“晦气”。

你懂了吗?

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