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是我国常见的攀援植物的果实,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考古发现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期就已经在我国栽培的种子和果实。人们经常用来作为观赏品或者生活用品,葫芦的应用广泛,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功效和价值。
现在,葫芦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由于长期栽培,果形变异很大,因不同品种或变种而异,现在主要有1种原变种葫芦和3种变种,分别是瓠子、瓠瓜、小葫芦。
瓠(hù)子,又叫扁瓠、甘瓠、甜瓠、长瓠、扁蒲等,与葫芦(原变种)不同之处在于:子房圆柱状;果实粗细匀称而呈圆柱状,直或稍弓曲,长可达60-80厘米,绿白色,果肉白色,果实嫩时柔软多汁,可作蔬菜,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长江流域一带广泛栽培,夏秋两季采收。
瓠瓜,主要是指长柄葫芦(var.caugourda)或者大葫芦(var.depressa),也叫蒲瓜、杓蒲、大葫芦等,主要作用是制作生活用具的盛器和舀器,也可以用来制作工艺品,俗语“按住葫芦露出瓢”,其中的“瓢”就是瓠瓜的果实;《论语》中孔子夸奖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其中的“瓢”就是用瓠瓜的果实制作而成。
小葫芦,也叫观赏葫芦,果实长小于10厘米,有一细腰或一长果颈,主要用来制作成工艺品把玩或者观赏。
葫芦在我国古代生活当中曾经占有重要位置,因为其轻巧耐用,栽培制作简单,因此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葫芦在传统当中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传统文化积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葫芦和道家文化密不可分。道家以养气为主,葫芦外形嘴小肚大,可以收纳气场,被认为有化煞收邪、趋吉避凶之妙用,因此道家人物常见的法器就是葫芦。比如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造型以及盛丹药的葫芦,一些道教神仙的绘画当中常见随身携带的就是葫芦。
葫芦和儒教也是关系密切,古典文献当中多见葫芦的描述,《礼记》说:'器用陶、匏,贵其质也。'陶为土质,象征大地;匏,《说文》解释云:“从包从夸,声包,取其可包藏物也。”,古人取其可包藏东西之意,象征上天容纳万物,博大精深。用陶、匏祭祀天地,寄托着祖先希冀上天赐福于他们的美好愿望。
葫芦蔓延生长,果实多而繁茂,寓意多子多孙,瓜瓞绵延,象征子孙昌盛,兴旺发达。不少家庭都会供养几枚天然葫芦,置于中堂之上,一则可以聚财纳气,福寿双至;再则寓意子孙万代,瓜瓞绵绵,连绵不断,保佑子孙;还可以辟邪降瑞、趋吉避凶,因此葫芦作为吉祥物非常受人们信赖。
葫芦由于干后保存时间长,因此古人在上面绘制图画,赋予各种寓意美好的象征,逐渐形成了一种工艺美术作品“葫艺”,葫芦画最早起源于宋代,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已很兴盛,到如今更是方兴未艾,成为市场比较抢手的工艺品种。
葫芦还可以有其他功效,比如可以制作成乐器,作为我国古代“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一,古代和近代许多少数民族制作成葫芦笙或葫芦丝,音调优美,令人陶醉。
近些年,随着文玩的兴起,小葫芦成了不少人手中把玩的器物,通过手捻葫芦,起到强身健体、寓意美好的作用,小葫芦造型优美,经过把玩,油润光亮,令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从而达到观赏和养生有机结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