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手艺 清明时节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一项重要民间习俗,人们在踏青游玩、放飞风筝的过程中享受美好的春日时光。风筝不仅是一项运动的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很多地方的风筝制作技艺均被列... 2021-04-03 评论0 阅读 881 阅读全文
生产 老物件的记忆:草鞋和泥屐子 冬日赏雪神器 严冬已至,北国风光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现代人的生活是开空调、铺地暖、装壁炉......大家照常工作、上学,周末节假日碰到下雪,还能还开心得呼朋引伴去赏个雪景。为了御寒... 2020-12-10 评论0 阅读 2176 阅读全文
生产 谁敢“称王称霸”!近3米长的大杆秤惊现郑州 杆秤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并不算太长,现今市场上虽不多见,影视剧里倒也是常见道具,许多人并不陌生。但是杯口粗、两人多高的大杆秤,谁见过?11月4日,记者在郑州高新区池北... 2020-11-05 评论0 阅读 1149 阅读全文
婚庆 古代婚姻“六礼七出三不去”,并非一纸休书就离婚 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对那些大龄单身男女而言,是头等大事。如果他们迟迟没有结婚,会受到父母无穷无尽的唠叨和催婚。古人云:“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2020-10-12 评论0 阅读 1479 阅读全文
生产 老物件的记忆:老椿木大床 我家住在火星阁北寨门东侧的海河边上,河边上生长最多的树就是椿树,它是一种落叶树。椿树又分香椿和臭椿,臭椿属于苦木科,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椿树是豫东平原地... 2020-09-13 评论0 阅读 1869 阅读全文
饮食 很夏天,很河南!这道菜就是食疗的代表 荆芥在中国其它地方就是一味常用的中草药,只有懂中医药知识的人才会知道。但是,在豫东地区,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因为,河南的夏天几乎人人都离不开它。从早餐的煎饼... 2020-06-20 评论0 阅读 1392 阅读全文
饮食 磨盘和推磨 在没用上机器磨、电磨之前,北方吃粮食首先要用石磨把粮食(麦子、大豆、玉米等,谷黍类除外)磨成面,这个把粮食磨成面的过程很费力,有牲口的用牲口拉着磨,没有牲口的就... 2020-06-05 评论0 阅读 1470 阅读全文
饮食 芝麻盐,外地人都不知道是啥,河南人却都吃过,你还记小时候那香味吗? 刚出锅的热馒头,夹上一勺芝麻盐,味道那个香啊,足够你深记一辈子。芝麻盐做法简单,只需炒一炒擀一擀就好了。首先,取项城白芝麻适量,筛选干净,放入铁锅,小火慢炒,当... 2020-06-02 评论0 阅读 1729 阅读全文
婚庆 包办婚姻之外,古代那些特殊的招亲方式 在古代,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是“二等公民”,完全没有选择自己婚姻的权利。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就是女人的... 2020-05-18 评论0 阅读 1724 阅读全文
饮食 很香很下饭——泡椒鹅肉 鹅肉的好,前两篇文章已经介绍了。鹅肉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对经常口渴、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鹅汤,吃鹅... 2020-05-04 评论0 阅读 1701 阅读全文
民间手艺 老物件的记忆:鞋样子 有句歌词唱到: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也许在九零后、零零后心里就是一句歌词而已,甚至连千层底的概念是啥都不懂。他们只知道穿鞋都是在网上买,根本不知道那个年... 2020-03-28 评论0 阅读 1384 阅读全文
民间手艺 古人的消暑"神器":睡觉时枕瓷枕 抱着"竹夫人"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动辄汗流浃背。古代先人没有现代社会的电扇、空调,是怎么度过酷暑的呢?古人自然也自有其消暑纳凉的方法。那么在夏至到来之际,风雷带您一起去看看前... 2020-03-12 评论0 阅读 1776 阅读全文
生产 二十年前的农村是这样收麦子的,你还记得吗? 风风雨雨几十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河南,收小麦的这段时间叫做“过麦”。 二十年前过麦,一般农村家庭从收割小麦到贮藏最少需要两周的时间... 2020-03-12 评论0 阅读 1574 阅读全文
民间手艺 砂礓石与砂浆猴 古陈州大地地处豫东平原,一马平川,没有山,没有石头。老辈子人,为了修条路,不让子孙再走泥泞的土路。于是,号召整个村的年轻力壮的,拉着架子车,去河边捡砂礓,然后用... 2020-03-12 评论0 阅读 4575 阅读全文
民间手艺 老物件的记忆 剃头推子 二月二,龙抬头农历的二月初二,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按照传统的习俗,正月里不能理发,出了正月,二月二剃龙头。... 2020-02-23 评论0 阅读 1362 阅读全文
饮食 老物件的记忆:鏊子 鏊子是一种从远古相传至今的制作面食的工具,主要用来烙馍、摊煎饼,生产烙饼类食物等,在河南、苏北、山东、山西等地区比较常见。时至今日,仍有“家家支鏊子,户户... 2020-02-01 评论0 阅读 2813 阅读全文
娱乐 大年初二:为什么要回娘家? 农历正月初二按照民间的习俗今天是“回娘家”的日子大年初二:为什么要回娘家? 为什么要回娘家?也许你会说作为一个没有结婚又没有对象的单身狗不回娘家还能回... 2020-01-27 评论0 阅读 1166 阅读全文
民间手艺 天桥中幡的来历 幡是旗的一种,尺寸有大小之别。中幡起源于唐、宋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幡早年叫“大督旗”,又叫“大执式”,用于军队的仪仗,指挥等;明... 2020-01-08 评论0 阅读 2128 阅读全文
生产 一文读懂:中国乡土建筑 乡土建筑,是指民间自发建造的传统风土建筑,具有民间浓厚的乡村农家小院气息。中国乡土建筑包括乡土住宅、祠堂、寺庙、文教建筑、商铺、作坊等。乡土建筑本质上是乡土性在... 2019-12-26 评论0 阅读 1644 阅读全文
娱乐 关于葫芦的这些特殊意义你知道多少? 葫芦是我国常见的攀援植物的果实,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考古发现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期就已经在我国栽培的种子和果实。人们经常用来作为观赏品或者生活用品,葫... 2019-12-08 评论0 阅读 2327 阅读全文
娱乐 四合院到底是怎样的整体布局? 现在的人们一提起四合院,都知道这个地方是非常值钱的,要是能在北京有一套四合院,光是收租每年就能赚不少的钱,要是卖的话,就能得到更大一笔钱。其实,四合院不仅仅是在... 2019-11-22 评论0 阅读 1809 阅读全文
娱乐 周口渔鼓和道情戏 周口渔鼓和道情戏周口渔鼓又叫道情,或者又叫渔鼓道情,有时也称仙戏,周口老百姓叫“梆梆筒子”,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猪护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发... 2019-11-21 评论0 阅读 1556 阅读全文
婚庆 老物件的记忆:千工拔步床 拔步床又名千工床。此床上有卷篷顶,下有踏步,前有雕花柱架、挂落、倚檐花罩组成的廊庑。这种床不仅冬暖夏凉,且在室内再造了一个多功能的、私秘性强的起居空间。拔步床是... 2019-10-01 评论0 阅读 527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