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 老物件的记忆:菜拉子 菜擦子 让厨房小白秒变厨神 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下班还要回家做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本来已经很累了,还要在厨房里忙活半天,真的很让人崩溃。像切菜这种烦恼对于厨房小白来说,从古到今都没有变过。不... 2019-10-01 评论0 阅读 2423 阅读全文
婚庆 老物件的记忆:樟木箱 女儿箱 香樟木又名乌樟,是常绿乔木,生长期缓慢,是传统的稀有名贵木材,仅分布在长江以南以及西南地区。香樟木整树有香气,木质细密,纹理细腻,花纹精美,为此能够散发出特殊的... 2019-10-01 评论0 阅读 3254 阅读全文
饮食 豫东八八席探秘 最有特色的农家宴席 所谓“八八席”,是以九个压桌碟、八个小碗菜、八个大碗菜而著称,九个压桌菜为凉碟,3个干果碟、3个鲜果蔬碟、3个荤菜(熟食)碟,象征着九九归一, “九压桌... 2019-09-15 评论0 阅读 2067 阅读全文
生产 老物件的记忆:马扎床 绳床 茅椽蓬牖,瓦灶绳床 除了说生活艰辛之外,还反映了古代先民的一种生活习俗。金庸脑洞真的很大。他大概也是看了些古书上写了绳床,于是在他笔下,小龙女就真的以绳当床了。这... 2019-07-25 评论0 阅读 5880 阅读全文
民间手艺 老物件的记忆:八仙桌 八仙桌一摆,八方宾客来!八仙桌,中国传统家具中一种特定的方桌,桌面四边长度相等,每边可坐二人,四边围坐八人,犹如八仙,遂称“八仙桌”。关于八仙桌的由来... 2019-06-27 评论0 阅读 2600 阅读全文
婚庆 十里红妆:苗族银饰跟汉族姑娘出嫁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 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来形容姑娘出嫁时丰厚的嫁妆。十里红妆,源于古代汉族婚礼的习俗,汉朝尚红,所以从汉朝开始,凡是喜庆之事,都要用大红色来装扮,婚礼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女子出嫁时的礼服、花轿、以及装嫁妆的箱子都是红色的。于是,红妆就成了女子出嫁时,嫁妆的代名词。... 2019-06-05 评论0 阅读 2341 阅读全文
民间手艺 中国古代为什么大量使用青砖建筑,而不使用红砖建筑呢? 说起古建筑,从民间故宫的乔家大院到万里长城等,你会发现这些建筑大都都是用青砖造就鲜有用红砖建造的。这是为什么呢?... 2019-05-03 评论0 阅读 2269 阅读全文
民间手艺 老物件的记忆:麻绳子与大麻 田里种着菜,篱笆栽着花,鸡犬桑麻曾经是田园生活的一个景致。 小时候学过的一首诗《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 2018-11-19 评论0 阅读 4035 阅读全文
民间手艺 老物件的记忆:围裙 人们在做饭时,喜欢在腰间系个围裙。围裙的作用是防止弄脏衣服。围裙是厨房用品,家家户户离不开。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物件,风雷今天写它,不是因为它有多金贵,而是睹物思人,满满的都是温馨的记忆。... 2018-10-22 评论0 阅读 1668 阅读全文
饮食 红鲤鱼、绿鲤鱼和越南红再到锦鲤 “锦鲤”火了 最近大家的朋友圈、微博里 是不是被转发各种 “锦鲤”活动刷屏了 “城市锦鲤”“球鞋锦鲤” “美妆锦鲤”“游戏锦鲤”“铁艺锦鲤” 大家都盼望着自己能有好运!!!... 2018-10-21 评论0 阅读 8967 阅读全文
婚庆 中式婚礼必不可少的凤冠霞帔 很多人说到古代中国女子嫁衣的时候总是会提到一个词“凤冠霞帔”。那么到底什么是“凤冠霞帔”呢?凤冠是一种以金属丝网为胎,上缀点翠凤凰,并挂有珠... 2018-10-07 评论0 阅读 2963 阅读全文
娱乐 老物件的记忆:大环刀背上装有很多铁环,有什么用处? 这种刀被称为大环刀,大环刀的刀背上有专门镶嵌的环,一般现实中是见不到这种武器的,因此很多人都以为,这可能就是古人用来装饰,用来装样子的。大环刀造型奇特,才会给人... 2018-10-04 评论0 阅读 2158 阅读全文
生产 老物件的记忆:老板凳 中国古董方凳 中国古董圆木凳 现在好多人不相信轮回的说法,风雷却是相信的。比如家具中的老板凳 长期以来,我们的祖辈们都是用着最朴素的方法制造最环保的产品,没有高科技、也没有污染。... 2018-09-27 评论0 阅读 3056 阅读全文
饮食 老物件的记忆:木托盘 老茶盘 我们大家都知道举案齐眉这个成语,拼音是jǔ àn qí méi,是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形容夫妻间互相敬重。今天介绍的这个老物件就是这个成语中的案:晚清民国民俗请客家宴用老木质托盘。... 2018-09-26 评论1 阅读 2057 阅读全文
饮食 老物件的记忆,泥糊土灶-锅壳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炊烟袅袅”的场景已经成了文字里的一种怀念。现在的农村,除了改良的地锅外,已经很少能见到烧柴草的土灶了。风雷小时候砖头都很少,土灶... 2018-09-20 评论0 阅读 1844 阅读全文
民间手艺 老物件的记忆:千层底与麻袼褙 我们常说勤劳俭朴的中国人,现代年轻人根本就不理解,祖辈们是怎样的勤劳俭朴。歌词里一直唱,妈妈纳的千层底(布鞋)。如果你没有见过打袼褙的过程,就无法理解母亲是怎样的勤劳俭朴... 2018-09-19 评论0 阅读 2143 阅读全文
饮食 老物件的记忆:盐坛子和油罐子 盐坛子,顾名思义,盛放食盐的坛子。现在人看来,一个盛盐的坛子有什么可说的呢,可在紧缺商品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食盐的作用非常重要,盐坛子在一个家庭中的位置举足轻重... 2018-09-19 评论0 阅读 6347 阅读全文
生产 老物件的记忆:笆薄 薄蓠子 笆薄 由高粱杆织成,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用途非常广泛。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住在楼房里,依稀还能记得砖瓦房,好多人已经不知道茅草房。上个世纪70年代,我们国家大部分农村还处于茅草房时代。夯土为基,土坯垒墙,木头、竹竿为梁,秫秸、芦苇为笆,麦秸、茅草为盖,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的就是这种土房子。... 2018-09-13 评论0 阅读 5239 阅读全文
民间手艺 老物件的记忆:老算盘 小时候老爸教给我有一条谜语叫:“四四方方一座城,里面驻满两营兵;只听士兵在打仗,不见士兵走出城。”谜底是“算盘”。孩童时代,基本上都有过拿算盘胡乱地拨拉算盘珠子听声响,或者将算盘翻放在地面上当作滑板车玩耍的经历,那兴奋劲儿要等父亲发现后的一顿责骂才宣告结束。... 2018-09-08 评论0 阅读 2789 阅读全文
民间手艺 老物件的记忆:针线笸箩 针线笸箩在豫东方言中叫鞋笸箩子,发音缓长低沉。小时候一直不知道怎么写这个词。针线笸箩一般是用杞柳编织的脸盆大小的浅帮筐子,为了美观,还会编成六边形或非方非圆形状,针线笸箩都会编织得很密实,染成喜庆的红褐色,作为嫁妆陪伴着主人,记载着主人一生的艰辛劳作和酸辣苦甜,甚至还作为传家宝... 2018-09-07 评论0 阅读 3453 阅读全文
生产 老物件的记忆:筢子 豫东民间的筢子一般都是用竹子做成,也叫竹筢子。筢子是收庄稼时候的好帮手,尤其是收麦子,掉在地里的麦穗,人工捡起来太麻烦。这时候就用到了筢子。筢子是用来聚拢少量农作物秸秆、地面上的杂草树叶等的主要工具。... 2018-09-07 评论0 阅读 3772 阅读全文
生产 老物件的记忆:老纺车 老纺车是广大农村最具有代表性的老物件,它是那个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年代中人们生活穿衣的必备家当,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市场经济的到来,逐渐消失。 老纺车由木架、翅... 2018-09-06 评论0 阅读 2959 阅读全文
生产 老物件的记忆:馍笊[zhào]头子 笊[zhào]头子,是典型的豫东方言词汇,是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农村人用来盛放食品、蔬菜、水果等物品的日常生活用具。其中,编织较为密实、盛放食品的统称为&ld... 2018-09-05 评论0 阅读 2476 阅读全文
民间手艺 老物件的记忆:蒲团 草墩子 蒲团是指以蒲草编织而成的圆形、扁平的座垫。乃修行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之物。我们农村人没那么讲究,就叫草墩子。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广大农村家庭常用的坐具,在豫东地区墩子主要使用玉米棒子外皮、蒲草、稻草和麦秸等原料编织而成,但人们仍统称其为“草墩子”... 2018-09-05 评论0 阅读 375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