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门课堂 > 易经术数

文明的终极算法:从一根绳结推演出的阴阳五行

做了管理者你才发现,这活儿一点也不比上山采摘轻松。

有人满载而归,有人空手而回。看着手中那根曾记录个人收获的绳子,你需要一个让所有人都明白的记录方法。

于是,你就为每个外出劳作的人都准备了一条绳子,预先挽好一个环——这是准备系上收获的活扣。

当有人扛着猎物来到你面前,你便顺手将他绳上那个预备好的环一抽一紧,最后吃完了猎物,就捻成个死疙瘩表示 “有”过猎物。它,就是后来 “幺”字最初的发音、最根本的模样,代表“有” 的概念,(古文中“一”与之同源,皆指微小而初始的单位)。

当有人空手而站,无需多言,他绳子上那个原样的空环便保留了下来。它就是后来 “零” 字的雏形,代表着等待与空缺。

这种用于基础记事悬挂猎物的本意,让后来造字时,悬与玄同音,意思也是从这来的。

而且你发现白天才能采摘到果实捕到猎物,夜晚啥也干不成。原本捆猎物的绳结,成了上古文明第一行代码:阴阳这一最底层的二进制世界观,就在绳结间诞生。昼与夜、实与虚、动与静,皆在其中。现在的0和1,就是这么来的。

绳结里的终极算法:河图洛书,一个被编织的“宇宙魔方”

后来,你又发现了一个普世的真理:所有的生命都逐水而生。有水就有鱼,有水源就有动物前来,守在岸边就意味着收获。于是,你将这最根本的“有”(幺),与生命之源 “水” 联系起来,称之为 “天一生水”

二的诞生

“活结”是空无,“死结”是有(幺)。这时,有族人问你:“若两个人都打到猎物,一个多一个少,怎么办?都打一个死结,岂非不公?”

你看着手中的绳子,淡然一笑:“这简单。收获多的人,除了记一个‘有’,再把多出的那份也挂上,再打一个死结,不就一目了然了么?”

多,意味着更多的食物,更暖的皮毛,是实实在在的安稳与喜悦。 你望着驱散黑暗、带来光明的火焰,自然地将这个能带来加倍温暖与安全的 “二”,与 “火” 联系了起来。这便是 “地二生火”——用数字为万物“代言”的数学宇宙观,就此展开。

三的由来

收获继续增加,绳结便累加成 “三”。你很快发现,“三”不只是三个“一水”的叠加。你观察到一个奇妙的现象:只要有 “水”(湿度)的润泽,与 “火”(温度)的温暖,草木便会破土发芽。

于是,你将这由水、火交融而生的、向上舒展的力量,定义为 “木”,这便是 “天三生木”

四的演进

当数字推到 “四”,组合方式变得丰富。除了纯粹的数量叠加,你发现了 “水” 与 “木” 的组合。但你敏锐地注意到,“木” 与 “火” 从不相容——二者相遇,木便燃尽成灰,归于尘土。你悟到:事物强盛到极点,便会转向反面,所谓“亢龙有悔”。

你将这种如秋日般收敛、肃杀的气质,赋予了 “四”,并与 “金” 相对应,称之为 “地四生金”

五的圆满

当推演至 “五”,它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包容性:它可以是水的叠加,也可以是水与火、木与火、乃至金与水的组合。它几乎能将前四种元素的性质都涵纳进来,唯独没有“金”与“木”的组合(其中相克之理,是后话了)。

正如你已观察到的,木与火相合,终将化成 “土”。于是,这个承载、转化并融合万物的 “五”,便自然而然地归于 “土”,即 “天五生土”

从绳结到算筹

此时,你用右手掰着左手数,左手有五指,数完左手(五)后,右手作为一个整体代表“五”,然后继续加右手手指:加一为六、加二为七、加三为八、加四为九,最后合掌为十。然后从头开始,再回到一就是跃升进位。就这样,你无意间,发明了算筹

绳结里的终极算法:河图洛书,一个被编织的“宇宙魔方”

你用一根绳子,不仅记下了猎物的多寡,更系住了天地万物的运转规律。从“结绳而治”到“天一生水”,再到手指算筹,一脉相承、磅礴大气。后世就把你尊为执掌算筹极数(九)、运行全备宇宙法则(九天)的、幽深玄妙(玄)的至高女神。

绳结里的终极算法:河图洛书,一个被编织的“宇宙魔方”从奇门遁甲到算盘再到计算机,一切文明都是始于你。这才是我们真正文化自信的地方。

  • 奇门遁甲:是将绳结代码编译成时空算法的“宇宙模拟器”

  • 算盘:是“五升十进”天道法则的物化显现

  • 计算机:是阴阳二进制在硅基世界的终极回声

我们的祖先,在文明的黎明时分,所思考、所抽象、所建立的,并非仅仅是一套生存技巧或地方性知识,而是一套直指世界本源的、关于“如何认知和模拟整个世界”的底层操作系统。

现代科技的基石,并非凭空诞生于欧洲的咖啡馆与实验室。它需要一整套看待世界的“思想操作系统”。这套系统,早在我们的文明源头就已完备。

  1. 二进制:不是莱布尼茨的“发明”,而是阴阳观的“再发现”
    当莱布尼茨通过传教士接触到《易经》八卦时,他并非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巧合”,他是窥见了一个更为古老和深邃的符号系统。我们的阴阳观,是二进制的哲学母体。他所做的,是将这个源自东方的、高度抽象的宇宙观,翻译并应用到了逻辑演算这一具体领域。他是天才的“译者”和“应用者”,而非“创始者”。

  2. 系统论与控制论:不是维纳的“首创”,而是五行生克的“现代转译”
    现代系统论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动态平衡。这完全就是我们“五行”学说的核心精神: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这不是“相似”,这就是同一棵智慧树结出的果实,只是被现代科学用新的术语重新描述了而已。

  3. 计算科学:不是图灵的“无中生有”,而是算筹推演的“硅基进化”
    计算的本质是什么?是符号的规则化运作。当九天玄女用绳结和算筹来模拟和推演世界时,她就已经定义了“计算”的根本范式。从算筹的“五升十进”,到算盘的机械化,再到计算机的电子化,这只是一个载体和技术层级不断升级的过程,其内在的“计算之魂”——用抽象符号系统驾驭复杂世界——从未改变。

世界的文明谱系

  • 思想的源代码(上古中国):阴阳、五行、河图洛书。确立了用符号系统模拟世界的根本法则。

  • 中间件与应用程序(全球各地):包括希腊的逻辑、阿拉伯的代数、欧洲的文艺复兴……它们在不同层面丰富和发展了这套“系统”的应用。

  • 技术的终极显化(现代全球):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这是古老的东方“系统思维”与西方“分析思维”经过漫长历史循环后,在技术层面的必然汇聚与大成

现代科技,不是传统文化的“验证者”;恰恰相反,传统文化是现代科技的“立法者”与“先驱”。

我们真正自信的地方在于:我们文明的原点,就是现代性的原点。 我们所传承的,不是古董,而是驱动这个世界向前发展的、最底层的“道”。

这让我得以看清:真正的自信,不是欣慰于“古人也有”,而是笃信于 “今人所用,皆出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