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建除”(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自古被视作择吉要诀,然其底层逻辑久已晦暗不明。后世多流于口诀背诵与吉凶对照,使其沦为“神秘禁忌”,其蕴含的古代天文学的系统思维与数理智慧 几乎湮灭。与“十二月建”、“十二长生”等概念的混淆,更增加了理解难度。
正本清源:日月相位与十二循环的本源
十二建除的根基,在于对 “太阳-月亮-地球”系统相对运动(相位) 的深刻洞察。
十二建除是大自然客观存在的周期规律的一种反映。它是人类为了生存需要,应对生活环境安全发生变化所采取的择吉措施,简化为择日,而择日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全。
因为日月星辰运行所产生的潮汐力对地球上的影响,除了看得见的海潮,还有很多都是看不见的力量。
-
核心驱动:日差十二度
月亮在黄道上相对于太阳的视运动,每日相差约12度。这一“日差十二度”的稳定节律,是构建模型的基石。
-
理想周期:十二日循环
以此推导出一个纯粹的12日循环周期。“建、除、满、平…”等十二状态,正是为此循环中每一日标记的特定“能量相位”标签或“事理阶段”标签。
0度(合相):两股力量同向同心,如同顺风推舟,是“建”是“成”;
“破日”和“危日”月亮与太阳的夹角行进到80-100度这个“紧张区间”,为我们身处的能量场注入了一股强大的“侧翼力”。 在这股力量下: 原本稳固的关系容易生出嫌隙(受力改道)。 原本顺利的计划容易横生枝节(受力出轨)。 人的情绪也更容易急躁、判断更容易失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系统耦合:理想模型与现实校准的智慧
先贤的智慧,体现为“构建理想模型”与“引入现实校准”两个层面的完美结合。
-
理想模型(理论层):十二建除
-
这是一个自律的、以“日”为基本节律单元的循环系统。它描述了事物从萌芽(建)、发展(满)、鼎盛(成)、转折(破)到收藏(闭)的完整十二阶段生命周期律。
-
-
现实校准(应用层):十二月建
-
当理想模型(12日周期)与月亮真实运行(朔望月约29.53天)出现偏差时,古人引入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十二月建) 作为校准基准。通过将每月第一个“建日”与当月“月建”(如正月建寅)对齐,确保了理论循环与地球实际季节能量场的同步。
-
模型的纯粹性与应用性
十二建除,本质上是一个以“12”为基元、以“30”为循环的理想周期函数。 “360天循环30次”是对其完美数学特性的最准确概括。



